传承千年的泉州梨园戏文化_传承千年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

风水布局 发布者:金悦林

1、传承千年的泉州梨园戏文化

梨园戏被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汉族戏曲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吧。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 800 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梨园戏分为小梨

2、传承千年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

达斡尔族优秀的继承了大部分的契丹民族文化,其中就包括了曲棍球这项体育运动。那时候曲棍球还不叫这个名字,但是运动方法、规则上已经跟现代曲棍球运动大致相同。达斡尔族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延续这项运动的民族,是达斡尔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悠久,开展最广泛,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延袭。

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极类似当代曲棍球运动。辽代,契丹人中盛行这种球类运动,在《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消失,唯有在达斡尔族中保留并发展了该项体育运动。

据介绍,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球棍长约1.5米,它是选用根部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斡尔族曲棍球有拳头大小,分为毛球、木球和火球三种。毛球是用牲畜的毛搓制成的,毛球轻软;有弹性,打出后滚动较慢,适于少年儿童击打。木球是用杏树根或柞树根削磨成的,质地坚硬,不易破损,供成年人击打。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做“贝阔”系指球棍,旧式球棍是选择根部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粗细适手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球称为“朴列”,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杏树根或柞树根削磨成圆形制成,毛球用畜、兽毛团制而成,火球用桦树上长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任往飞弛、不熄灭。

在古代,每逢节庆,达斡尔人都要打“波依阔”。比赛场地大多选在平坦的草地。各个“莫昆”(氏族部落)的男性成员分作两队,进行曲棍球比赛。达斡尔语把曲棍球场地两端的球门称为“阿那格”(意为狩猎营地)和“耶热”(意为野兽洞穴),达斡尔人把曲棍球运动当成狩猎时在猎场安营扎寨,在野兽洞穴堵击野兽的生产活动。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式街道为单位进行比赛,胜者倍享殊荣。为保证球员的安全,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赛规则,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手接球和用脚踩踢球,不得用球棍打人和绊人等,火球是在夜间进行。

达斡尔人常在夜间举行曲棍球比赛。当夜幕降临时,劳作了一天的达斡尔人就用火把围出一块场地,开始他们最喜爱的曲棍球运动。夜间使用的曲棍球是用桦木根制成的,球身上有很多小孔,孔里塞着松明或油脂。球被点燃后,双方队员就以火球为目标,进行对抗比赛。小小的火球在夜幕中飞来舞去,划出一道道红色的弧线,成为达斡尔族村屯夜晚最美的风景。

曲棍球还与达斡尔族的生活密切相关。过去姑娘们出嫁时要带上一根精美的球杆,以示对心上人的赞美和期望。达斡尔族语言中的一些生动比喻也与曲棍球有关,如“帽子怎么能像曲棍球一样到处乱扔”。对于不成材的木料和不求上进的人,达斡尔人常比喻说:“真是块歪木,只配做曲棍球球棍”。

目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已经设立30多所曲棍球基点学校,将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纳入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如今在“曲棍球之乡”,有数以万计不同年龄的曲棍球爱好者,传承着这一古老传统体育文化。

3、传承四千年的民间艺术:威风锣鼓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民族文化,它是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的。

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是威风锣鼓的特色,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威风锣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威风锣鼓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据说最早是在古代帝尧时期就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尧王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去看望她们的父母时,她们所在的部落的男女老幼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人们也同样以敲锣打鼓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在临汾地区一带,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

如今“威风锣鼓”也是晋南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民间敲打乐表演艺术,“威风锣鼓”的表演,气势宏伟磅礴,情绪欢腾活跃,节奏起伏跌宕、铿锵有力,声响震天撼地、雄壮动听,表演者仪态扞勇,动作粗犷豪放,无论是听还是看,都使人感到威武无比。其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故得此名。它常常在春节、元宵节、喜庆丰收以及一些大型的祭祀、庙会、朝山等盛大节庆时日的场合表演。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威风锣鼓已成为省内外、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迎接宾客、举行盛会、喜庆典礼、开工剪彩的不可缺少的一种礼乐。

威风锣鼓的特点:

一、个性突出,风格独具,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演奏起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曲牌结构,严谨流畅,悦耳动听,雅俗共赏。乐器音域宽广,声若洪钟,深沉浑厚,刚中有柔。表演击奏多姿,形体健美,队形变化,繁而不乱,各种技巧交替施展。在加槌樱、钹饰和鲜艳夺目的服装,呈现着五彩缤纷的诱人景色。

二、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具有时代气息

威风锣鼓表现的内容,大都是借物言志,托物寄情地歌颂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群众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流露,反映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表现着时代精神。把群众生活的所熟悉的声音、景物、事象和感受到的情趣,通过艺术本能,通俗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其成为人民的心声,时代的脉搏。因此,不论观赏它、学习他,都喜欢接受。

三、群众性、灵活性、自娱性,生命力强,易于普及

过去的威风锣鼓队,一般一、二十人多为中老年,1988年以来,表演人员成倍增加,队伍日益扩大,连妇女、儿童都参加登场比赛演出。因此,出现了少儿威风锣鼓队、女子威风锣鼓队。这就说明了威风锣鼓的群众性。

威风锣鼓的自娱性、灵活性,具体反映在生活时间、场合和方式上。平时、节日、白天、黑夜、舞台、广场,或静或动,都可以演奏,当人民劳动之余,高兴的时候,随时可以把乐器拿出来,聚集在一起,自敲自乐。由于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所以在群众当中很容易接受。

传承意义:

威风锣鼓产生于农耕时期,这种以原始崇拜为深层内核的非物质文化形态里蕴涵着丰富的体育文化思想。古朴的器乐演奏形式使演奏者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强健筋骨;多变的表演形态能够使参与者增强协作意识;而古代战争的文化背景使得威风锣鼓在表演当中也体现着鲜明的竞争性;铿锵激昂的乐曲使参与者能够陶醉其中,达到身心共愉的境界。充分发掘晋南威风锣鼓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并使之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下去,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您可能也喜欢:

历史悠久的商山四皓碑林园

细说:上帝身边的七大天使

古代人的“恶趣味”:三寸金莲的起源

关于学习的故事,囊萤映雪的典故

4、传承千年的中国十大国粹是什么

国粹,指的是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那么,传承千年的中国的十大国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民族文化中了解吧。

国粹一:书法国画

(一)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

5、福建著名戏曲:梨园戏

梨园戏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梨园戏也一直被人们传承至今,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着独特、严谨的表达方式。而梨园戏也一直是福建人们在逢年过节时喜欢观看的戏曲。下面的福建文化就为大家带来福建著名的戏曲:梨园戏,一起来看看吧。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有大梨园(过去成年演员的班社)和小梨园(儿童演员的班社)之分,大梨园本地人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戏就是指来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剧种,而下南老戏就是本地戏。小梨园,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早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的民间,就盛行一种“优戏”。这种土生土长的剧种,唱的是闽南土腔土调,后人称之为“下南腔”。演唱内容多是南曲曲牌体的戏文。

南宋时期,由于泉州海上交通发达,与渐江温州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温州的杂剧也流传到了泉州,因戏班来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称之为“上路戏”。(当时各省设“路”,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为“上路”,对自己则自称“下南人”)。它们带来了一批大型的南戏剧目,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当地的“下南戏”同时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纷纷入闽。由于他们在杭州时过着歌舞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闽时往往都随带戏子家班,以供娱乐。这种家班多由童龄男女组成,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被后人称之为“小梨园”。这样,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现了上路戏、下南戏和小梨园的三种戏剧艺术形态。

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有大梨园(过去成年演员的班社)和小梨园(儿童演员的班社)之分,大梨园本地人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戏就是指来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剧种,而下南老戏就是本地戏。小梨园,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早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的民间,就盛行一种“优戏”。这种土生土长的剧种,唱的是闽南土腔土调,后人称之为“下南腔”。演唱内容多是南曲曲牌体的戏文。南宋时期,由于泉州海上交通发达,与渐江温州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温州的杂剧也流传到了泉州因戏班来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称之为“上路戏”。(当时各省设“路”,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为“上路”,对自己则自称“下南人”)。

它们带来了一批大型的南戏剧目,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当地的“下南戏”同时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纷纷入闽。由于他们在杭州时过着歌舞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闽时往往都随带戏子家班,以供娱乐。这种家班多由童龄男女组成,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被后人称之为“小梨园”。这样,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现了上路戏、下南戏和小梨园的三种戏剧艺术形态。

6、猜你喜欢: